新闻中心news
U16国少逐梦德甲第二季圆满收官,两新星留驻狼堡梯队加训引关注
**
随着德国足球青训体系的钟声再次敲响,中国U16国家少年队(以下简称“U16国少”)的“逐梦德甲”第二季项目在2025年夏季画上了圆满的句号,这一为期六周的海外集训计划,不仅延续了首季的成功经验,更在球员个人能力、战术理解以及国际视野上实现了显著突破,尤为引人注目的是,来自山东鲁能青训的中场核心李昊和上海崇明根宝基地的边锋张阳,因在集训中的卓越表现,被德甲劲旅沃尔夫斯堡(俗称“狼堡”)相中,获邀留在其U17梯队进行额外一周的专项训练,这一安排,不仅为中国年轻球员打开了通往欧洲顶级联赛的又一扇窗,也为中德足球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逐梦德甲:从理念到实践的深化
“逐梦德甲”项目始于2024年,由中国足球协会与德国足球职业联盟(DFL)联合推动,旨在通过短期沉浸式训练,帮助中国年轻球员接触欧洲先进足球理念,第二季项目于2025年5月初启动,U16国少全体队员前往德国,分别入驻多特蒙德、勒沃库森和沃尔夫斯堡等俱乐部的青训营,与同龄德国球员共同训练、比赛,与首季相比,本季项目更注重实战应用和个性化培养,教练组由中德双方联合组成,德国方面派出了多名拥有欧足联A级证书的青训专家,重点强化球员的高压逼抢、快速转换和位置灵活性。

在六周的集训中,U16国少共参加了12场热身赛,对手包括多特蒙德U16、勒沃库森U17梯队以及地区青年联赛球队,尽管战绩为5胜4平3负,但球队在控球率和创造机会能力上较首季提升了约20%,主教练王博在收官总结中表示:“这一季的最大收获不是胜负,而是球员们学会了在高速对抗中思考,德国青训的细节要求,比如无球跑动和防守站位,让我们的孩子意识到了差距,也看到了努力的方向。”
狼堡梯队的额外邀请:李昊与张阳的突破
作为本季项目的亮点,李昊和张阳的留训经历引发了国内足球圈的广泛讨论,两名球员均出生于2009年,是U16国少的中前场关键人物,李昊以出色的视野和长传调度能力见长,在此前对阵勒沃库森U17的比赛中,他曾助攻一次并策划了两次关键进攻;张阳则凭借其爆发力和一对一突破能力,在边路多次制造威胁。
沃尔夫斯堡青训总监米夏埃尔·克内希特在评价两人时指出:“李和张展现了中国年轻球员的巨大潜力,他们的技术基础扎实,尤其是李在压力下的决策能力,以及张的无球移动意识,让我们看到了可塑性与发展空间。”狼堡方面安排了一周加训,内容侧重于体能强化、战术模拟以及语言适应,两名球员与狼堡U17梯队共同完成了三次高强度合练,并参与了一场内部教学赛,张阳在赛后分享道:“这里的训练节奏比国内快很多,每一次触球都要有目的性,虽然累,但每一天都能感觉到进步。”
这一额外训练机会并非偶然,据悉,狼堡俱乐部从项目启动初期便对多名中国球员进行了跟踪评估,李昊和张阳的数据(如传球成功率、冲刺距离)在同期梯队中位列前茅,克内希特补充道:“我们希望通过这种短期融入,帮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德甲青训的要求,未来不排除以长期租借或试训的方式继续合作。”
项目成果与行业反响
“逐梦德甲”第二季的收官,进一步巩固了中德足球青训合作的桥梁,德国足球职业联盟青训项目负责人托马斯·施密特强调:“中国年轻球员的进步速度令人印象深刻,他们从初期的适应困难,到后期能主动参与战术讨论,这种转变证明了跨文化训练的价值。”本项目还吸引了多家欧洲俱乐部的球探关注,除狼堡外,门兴格拉德巴赫和斯图加特也表达了对部分U16国少球员的兴趣。

该项目的成功引发了关于青训模式改革的讨论,足球评论员徐阳在专栏中写道:“‘逐梦德甲’的意义远超技术提升,它让球员从小体验职业化环境,学会在异国文化中独立生活,这种‘软实力’的培养,正是中国足球长期缺失的一环。”中国足协青训部负责人也表示,未来将扩大此类合作规模,并计划在2026年启动“逐梦英超”项目,以多元化的海外历练加速人才成长。
挑战与展望
尽管成果显著,但项目也暴露出一些问题,部分球员在初期因语言障碍影响了战术理解,且身体对抗能力与德国同龄人仍有差距,为此,中方教练组建议未来引入更系统的语言课程和体能专项计划。
对于李昊和张阳而言,额外训练只是起点,他们的经历激励了更多年轻球员投身海外历练,正如主教练王博所言:“足球是一场马拉松,不是短跑,今天的每一步努力,都在为未来的突破积蓄力量。”随着“逐梦德甲”第二季落幕,中国足球的青训画卷正缓缓展开新篇章,下一个赛季,或许会有更多新星从这片土壤中崛起,在欧洲足坛写下属于东方的传奇。
2025-10-19
浏览次数:
次
返回列表